雖然電子支付方式是當下貨幣支付發(fā)展的大趨勢,但生活中紙幣和硬幣仍有使用,我們平時所接觸和使用的硬幣上都有一些圖案花紋,這些圖案花紋常用作防偽團花,圖案的細節(jié)處更是常作為防偽暗記來進行真幣和假幣的辨認。這些硬幣的防偽措施都是當下常用的,早前的硬幣在流通時也經(jīng)常受到造假的困擾,那么它們是怎么防偽的呢?今天以清末民初的幾種銀幣為例,我們來了解一下當時作為貨幣流通的銀幣的防偽暗記是怎么樣的。
1、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三鳥銀幣:真幣上的小鳥只有最前面的一只小鳥有眼睛,且眼睛在頭部上方,可使用放大鏡觀察到這一特征,一般眼睛不在此位置的銀幣為假幣;
2、貴州竹枝銀幣:這是一枚壹元幣,幣面亭閣的正門中,陰鑄有一個“谷”字,字高約1.5毫米,寬約1.2毫米,大小約一粒生米的五分之一,使用放大鏡可清晰看見一個筆劃粗壯有力的顏體“谷”字,這就是防偽暗記;
3、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地球旗壹元銀幣:這枚銀幣的防偽暗記是人像眼框內(nèi)兩顆白色的銀粒;
4、1861-1908年大清國慈禧皇太后銀幣:銀幣的中間是慈禧半身像,正常觀察只能看到其眼睛有兩條小凹痕,但借助放大鏡觀察可看到小凹痕內(nèi)的有一顆比頭發(fā)略粗、黑圓的眼珠。
清末民初銀幣的防偽暗記在當時的銀幣防偽起了非常顯著的作用,以上述四種銀幣為例,如果使用放大鏡觀察仍不能看見防偽暗記或暗記圖案不相同,即可斷定為假銀幣無疑。防偽暗記除了作為辨別真假銀幣的標志外,同時增加了銀幣的美觀度,圖案的精細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銀幣表面的效果,因此在歷史研究和收藏兩個方面具有相當高的價值。
深圳市兆信防偽技術(shù)有限公司有著從業(yè)20年的防偽經(jīng)驗,服務過多家知名企業(yè),具有專利性的技術(shù),對于防偽防竄貨有豐富的經(jīng)驗,可以提供多種個性化的防竄貨解決方案,如有需要或希望得到進一步了解,可致電免費熱線電話:0755-8883 0778,將有專人為您提供詳細的咨詢和服務。